-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87
 - 最后登录
 - 2025-11-4
 - QQ
  - UID
 - 2808
 - 阅读权限
 - 30
 - 帖子
 - 4385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147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25
  
 
 
 
   
- 科研币
 - 13 
 - 速递币
 - 12152 
 - 娱乐币
 - 54417 
 - 文献值
 - 0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0 
  
 | 
        砍鲨战术从哪里来?顾名思义,这个战术来源于伟大的沙奎尔-奥尼尔,他的存在本身就是篮球史上的一个奇葩,巨大的身躯,恐怖的体重,却有着灵活的脚步和出色的内线技术,他是史上数一数二的禁区破坏力。 
  但鲨鱼也有“阿克琉斯之踵”,他糟糕的罚球远近闻名,其实在他的大学时代,“砍鲨战术”就出现了雏形,NCAA的比赛中,只要他出现在对方三秒区,对手就会毫不犹豫地主动犯规。鲨鱼罚球不好,倒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因为他的右手腕的确有硬伤,他加盟湖人的第一天,湖人诸多名宿就想帮他改进罚球技术,魔术师、韦斯特等老牌巨星亲自陪他练罚球,他们不信勾手手感如此柔和的鲨鱼,居然会练不出罚球,在为奥尼尔纠正手型的时候,魔术师发现了,鲨鱼的右手腕不能往后弯折,所以他的皮球都是推铅球一般推出去,鲨鱼解释——那是他小时候爬树摔得手腕骨折所至。所以,投篮老师们只能放弃。 
  在NBA,早期砍鲨行为只是一些原始的本能,并未形成体系,1996年东部决赛中。公牛就发明了砍鲨战术的雏形,公牛总把鲨鱼送上罚球线。鲨鱼一场7中1、一场9中1,魔术被横扫。 
  然而真正把这个战术体系化,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的就是进攻大师老尼尔森了,老尼尔森曾从理论角度解读了砍鲨战术的科学性:NBA进攻最好的球队每回合平均能得1.1分,而送一个罚球命中率不足60%的队员上罚球线的防守效果则明显好于前者。 
  这招真正的来源可能是早期凯尔特人对于张伯伦的非常规防守,当时的张大帅飞天遁地无所不能,但他的罚球命中率只有五成,与其看着他肆虐篮下,还不如故意对他犯规,让他去罚球。当时的尼尔森正是绿衫军的一员,多次执行过砍张伯伦战术,经常看到可怜的张大帅被故意犯规的球员追得满场乱跑,然后骂骂咧咧走上罚球线。老尼尔森的砍鲨战术,可能是对恩师奥尔巴赫砍张伯伦战术的继承与发展。 
  1999年缩水赛季,尼尔森在对阵湖人的系列赛中频繁砍鲨。虽然没能改变小牛输球的命运,但把鲨鱼被搞得心浮气躁,某场比赛还在被犯规后挥肘吃T。2000年12月3日对阵小牛时,鲨鱼全场19罚5中。以至于科比等外线关键时刻不敢给鲨鱼传球。鲨鱼对此表示非常恼火,他攻击老尼尔森是个小丑,然而尼尔森却豁达大度,2000-01赛季常规赛小牛VS湖人的时候,老尼尔森戴上小丑的红鼻子找鲨鱼开玩笑:“我像个小丑吗?”。鲨鱼一把夺过红鼻子,安在自己脸上,说:“我才是小丑。”二人一笑泯恩仇。 
  从1999年开始,许多教练都开始使用砍鲨战术,并尝到了破坏奥尼尔正常进攻的甜头,波波维奇、邓利维都开始有样学样。2000年西区决赛首场第四节,开拓者落后太多,死马当活马医,祭出砍鲨战术,单节狂送鲨鱼25次罚球。虽然一度将分差缩小,但毕竟发力太晚,最终无力回天,开拓者主教练邓利维赛后慨叹砍得太晚,应该早点动手,说不定就赢下比赛了。 
  从此,”砍鲨战术“成为了一种常态,在联盟中广为流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