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购买速递币 快速注册 找回密码 切换风格

科研速递论坛

610

主题

25

好友

58

积分

荣誉版主

老黑

Rank: 7Rank: 7Rank: 7

科研币
265
速递币
15986
娱乐币
20493
文献值
113
资源值
52
贡献值
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09:12: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有一天你突然发现——



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其实叫《What's your name》,由一个日本少年组合首唱;《红蜻蜓》的原唱其实是一个1956年出生的日本摇滚大叔。

王菲在1992年的成名之作《容易受伤的女人》,翻唱自一首日本老歌,这首歌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有了。

张学友的《一路上有你》《祝福》《每天爱你多一些》……统统是日本人先唱的。

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漫步人生路》……也都是日本人写的。

还有郭富城的那首成名曲《对你爱不完》……

毁童年的真相是否已经让你受到深深的打击?其实,日本音乐对中国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远。今天,壹读君就来聊一聊那些年我们听过的“日本歌”。

港台唱片业“换汤不换药“早已有之

几乎在中国所有正处于爬坡阶段的行业当中,都有这样的成熟模式:以“来料加工”的方式进行贴牌生产,将外国核心零部件拼凑成国产货。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划算且少有争议的。

港台唱片业也是这么干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并不只能用“划算”来形容,更多的时候是“毁”了集体记忆。而现在80后一代正在集中进入“毁”记忆的时间。比如开头我们说过的《一路上有你》、《青苹果乐园》和《红蜻蜓》。

但是别以为时代已经过去。回忆一下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里面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背景音乐,它们大部分也是日本人创作的。

中岛美雪和玉置浩二,这两个名字可能你很陌生,但他们的歌你一定听过:除了《容易受伤的女人》《漫步人生路》,任贤齐的《伤心太平洋》、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刘若英的《原来你也在这里》,原唱都是中岛美雪。

据不完全统计,港台歌手至少翻唱了中岛美雪原创的70余首歌曲。

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岛1952年生人,比中国大部分80后的父母年纪还大,但她在跨度40年的演艺生涯当中,足足影响了中国三代人,而大多数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位日本歌手的存在。

2001年,台湾歌手李翊君推出一张新专辑,所有歌曲都翻唱自中岛,可见中岛在华语唱片工业当中不可忽视的幕后大姐大地位。

玉置浩二则是另一位被翻唱最多的日本男歌手。

主力翻唱者包括谭咏麟、李克勤等人。还记得《红日》这首励志粤语歌吗?嗯,其实是彻头彻尾的日语歌。

也就是说,1958年出生的玉置浩二假手众多香港歌手,间接统治了大陆流行音乐市场长达十余年。

细究起来,日本演艺界向港台输出核心资源——歌曲,并在香港“贴牌”——也就是换个歌词,换个歌手,重新包装然后送往大陆以及东南亚音乐市场,并不是圈内的秘密。

只是互联网日渐发达的今天,这些曾经的贴牌流行音乐的规模,才慢慢被圈外人知晓。

贴牌生产造就了一代人的经典记忆

1991年,周华健发布专辑《让我欢喜让我忧》,风靡一时并且传唱至今。但其实这首歌的歌曲版权从日本购买之后,歌词一直难产。

制作人李宗盛起初让周华健来写,周面有难色,他的心态很简单:我们要做原创音乐,为什么还要翻日本的口水歌?

到了进棚录音前一晚,周华健给李宗盛打电话,说写不出来了。当时李宗盛和时任女友正在香港度假,怒气冲天的李宗盛挂完电话,一个人坐在卫生间的小板凳上写歌词到凌晨。

按照李宗盛的说法,头两句“爱到尽头覆水难收,爱悠悠恨悠悠”分明就是写不出来了,在乱写。

结果是这首翻唱歌曲红得一塌糊涂。

另一个故事也基本代表了当时港台唱片工业的常态。

《花心》的词作者厉曼婷,刚进滚石唱片公司不久,一次与李宗盛吃饭,李宗盛叫嚷着说晚上要录音了,歌词写不出来,请厉曼婷来写,要下午交稿。厉写了两个小时交出去。

于是,厉成了徐克电影《东方不败2》的主题曲词作者。

插一句,《花心》也是一首日本歌,准确地说,是一首琉球歌曲。原作者喜纳昌吉,是琉球国三司官杨太鹤的后人,日本吞并琉球后改姓“喜纳”,所以喜纳昌吉本姓杨。

这首歌原本是一首反战歌曲,经厉曼婷改词之后,成为一首彻头彻尾的情歌。

相似的例子还有邓丽君的《又见炊烟》——抱歉,它也是一首日本歌。原曲的场景,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带着孩子在自家后院想念战场上的丈夫。

词改完之后,也是整首歌的情绪大变。作词的老先生庄奴,一生作词3000余首。你一定听过他写的歌——《冬天里的一把火》,这是他60岁左右时写的。但是,同样很抱歉,这首歌也是翻唱的……原曲叫《Sexy Music》,是由一支爱尔兰家庭乐队创作。

这还没完,你听听这首原曲的前奏就知道,跟刘德华《独自去偷欢》的旋律简直太像……

萝卜快了不洗泥。陈慧娴在1989年7月发布的代表作《千千阙歌》,是一位日本歌手在同年2月出版的歌曲。

其中《千千阙歌》中的“阙”应为“阕”,香港宝丽金唱片公司出版专辑时,把歌名都搞错了。但因为歌曲很快走红,这个错误也就没再去纠正。

总之,在那个出专辑就像开动印钞机的年代,港台大红的歌手,得到的待遇是音像经销商付货款预订,一出手就是上百万的专辑销售量。

歌手如果勤快,一年能面向不同市场出四张专辑:国语一张、粤语一张、英语一张,再来一张精选集。如果壹读君每天写的文章能够简体字一篇、繁体字一篇、英语一篇,再来一篇格言摘要……

原创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将日本歌改头换面就是现实选择了。只是这种商业考量,最终让几代人集体记忆变得有点……怎么说呢……怪怪的。


转自: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ODk5NDQzNQ==&mid=201812167&idx=1&sn=311c1e1e0711ebfd5525d64636dd648d&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科研速递,娱乐区欢迎你!

33

主题

4

好友

7

积分

渐入佳境

Rank: 3Rank: 3

科研币
33
速递币
3284
娱乐币
1691
文献值
56
资源值
0
贡献值
2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5 09:13:48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的
Do as myself way, never change to be the one i hat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发布主题 !fastreply! 返回列表 官方QQ群

QQ|Translate Forum into English|QQ群:821993|Archiver|手机版|申请友链| 科研速递论坛

GMT+8, 2024-6-9 15:46 , Processed in 0.056002 second(s), 25 queries .

© 2012-2099 www.expaper.cn

!fastreply! 回顶部 !return_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