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听数
- 0
- 性别
- 保密
- 听众数
- 4
- 最后登录
- 2018-3-19
- QQ
 - UID
- 7296
- 阅读权限
- 40
- 帖子
- 2304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257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11-29

- 科研币
- 38
- 速递币
- 799
- 娱乐币
- 21318
- 文献值
- 251
- 资源值
- 0
- 贡献值
- 3
|
2014年9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危险的病原体,比如埃博拉病毒,可以引发致命性的流行病,但一些古老的疾病,比如黑死病等,却往往会给研究者提供一些研究思路来帮助解析机体如何应对感染。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Immunit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杜克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鼠疫耶尔森杆菌如何引发黑死病及黑死病如何传感的机制,该研究或可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型疗法来阻断免疫系统功能而不仅仅是病原体本身,从而治疗疾病。
研究者AshleyL.St.John博士表示,近日的埃博拉病毒的爆发就揭示了其作为一种高毒力病原体可以引发机体致病并且快速传播的本领,这就要求我们需要理解病原体的致病机制从而为有效控制其感染和扩散提供帮助。黑死病似乎已经是过去式了,但其感染的模式似乎在被别的病毒模仿,比如HIV。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来确定黑死病的机体症状表现是来源于病原体还是机体的免疫反应,黑死病的机体症状包括淋巴结肿大、患炎性淋巴腺肿等。SomanAbraham教授说道,鼠疫杆菌实际上可以让机体免疫系统来攻击机体,从而进入淋巴结并且在免疫细胞中隐藏起来,随后就可以通过淋巴结来回流动最终进入肺部和血液,一旦出现这种状况,机体鼠疫杆菌的感染就会扩散开来。目前有许多潜在药物可以靶向作用鼠疫杆菌的运输路径,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研究,研究者成功地使用新型疗法抑制了鼠疫杆菌在全身的系统性感染,从而有效地改善了个体的生存率。
相关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供资助。(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原文链接。谢谢! |
|